彩色電鍍的發展階段分析
發展階段
(1)直流發電機階段這種電源耗能大、效率低、噪聲大.已經被淘汰。
(2) 硅整流階段是直流發電機的換代產品,技術十分成熟,但效率低,體積大,控制不方便。仍有許多企業使用這種電鍍電源。
(3) 可控硅整流階段是替代硅整流電源的主流電源,具有體積小、調控方便等特點。隨著核心器件——可控硅技術的成熟與發展.該電源技術日趨成熟,已獲得廣泛應用。
(4) 晶體管開關電源即脈沖電源階段脈沖電鍍電源是當今為先進的電鍍電源,它的出現是電鍍電源的一次革命。這種電源具有體積小、效率高、性能優越、紋波系數穩定.而且不易受輸出電流影響等特點。脈沖電鍍電源是發展的方向,現已開始在企業中使用。
合金電鍍
3.1 高耐蝕鋅合金電鍍工藝
鋅合金是指以鋅為主要成分并含有少量其它金屬的合金。已用于生產的二元鋅合金有:Zn-Ni,Zn-Co,Zn-Fe,Sn-Zn。Zn-Ti,Zn-Cr,Zn-P,Zn-Mn等還在開發研制試應用中,鋅合金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故常稱之為高耐蝕合金鍍層,其中研究的比較多,且應用比較廣泛的主要是鋅和鐵族金屬形成的合金,即鋅-鎳、鋅-鈷和鋅-鐵。鐵族金屬的原子結構和性質相近,它們與鋅形成合金的共沉積特性也很相似。從電極電位來看,鐵族金屬的電位比鋅正的多,但在共沉積時,鋅比鐵族金屬容易沉積而優先沉積,這種沉積稱為異常共沉積。其原因是當鋅與鐵族金屬在陰極表面共沉積時,隨著陰極表面H2的析出,使表面pH升高,在陰極表面生成了氫氧化鋅膠體薄膜,致使鐵族金屬離子在陰極表面受到抑制而難以沉積,于是鋅在陰極表面優先析出。
3.1.1 電鍍鋅-鐵合金工藝及鈍化處理
已獲得工業應用的鋅-鐵合金有兩種:一種是含鐵量高的(10%~25%或更高)合金,該鍍層不易鈍化,易磷化處理,對油漆有良好的結合力,多用于鋼板和鋼帶的表面處理,作為電泳漆的底層;另一種是含微量鐵的鋅-鐵合金,鍍層易鈍化,耐蝕性能優良,特別經過黑色鈍化,其耐蝕性有很大提高。鋅-鐵合金工藝也可分為酸性和堿性兩種類型,合金鍍層含鐵量一般在0.2%~0.7%之間,鍍液中三價鐵離子不能含量過高,否則會降低陰極電流效率,結晶粗大。以下僅介紹低鐵含量電鍍工藝。
首飾電鍍
電鍍是首飾生產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表面優化處理技術,是利用電化學的方法,在首飾的表面沉淀形成金屬和合金鍍層的工藝方法。所謂電鍍,是把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過電極反應還原成為金屬原子,并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淀,從而在首飾表面形成了一個鍍層,從而有效地改變了首飾的紋理、色彩、質感,以防止蝕變,對首飾起到美化和延長使用壽命的作用。
根據電鍍使用的目的來分類,電鍍可以分為防護性電鍍和裝飾性電鍍兩種。
防護性電鍍主要是為了防止金屬腐蝕,通常使用鍍鋅、鍍銠、鍍錫等。在銀飾品上很常用。我們知道,銀很容易氧化變黑,對首飾的表現很不利,通常會電鍍來保護。寶瓏網的925銀首飾,都有鍍銠。銠是昂貴的貴金屬,性質穩定,色澤潔白,跟鉑金一樣,可以有效地防止925銀氧化變黑,又很漂亮。
裝飾性電鍍主要是以裝飾為目的,當然也會有防護性。為了美化,多半裝飾性電鍍是由多層電鍍層組合出來的電鍍。通常是在首飾上先鍍一層底層,然后再鍍上表面層,有時,還有一個中間層。在貴金屬電鍍和仿真首飾中這類電鍍應用廣泛。這類電鍍的首飾,鍍層往往是很貴金屬,比如黃金、18k金、彩色金屬等,而其基本材質往往是小五金,或者非貴金類的物質。
塑料鍍件
:塑料電鍍的鍍件易漂浮,與掛具接觸的地方易被燒焦因為塑料的比重小,所以在溶液中易浮起。
燈罩外形就象一個小盤一樣,內表面凹進去,邊上有兩個小孔,開始只用一根銅絲卡著兩個小孔進行電鍍。
由于電鍍中氣體的放出,燈罩易與銅絲脫離,加之銅絲也輕,不足以使燈罩浸入溶液里。后來在銅絲上附上重物,解決了漂浮問題。銅絲與燈罩的接觸點被燒焦,并露出塑料,是因導電不良引起的。
解決方法:為了解決塑料電鍍工件漂浮與導電問題,我們設計了專門的夾具。夾具有重量,上燈罩后不再浮起,再用兩個較寬的導電片卡在燈罩的孔上,使各處電流均勻,接觸點就不會燒焦了。